查看原文
其他

读史乃解经、读经即解经:四书是五经的心法,读经是读史的眼目——钱著一期授课图文

教研室 道中书院 2022-05-22

点击蓝字  关注我们







前言



《钱著选读》这本书是怎么编排的?前面是史料,后面是史论。编文学史得有史料,得有文章。若光讲理论,则有可能是一家之言,理论是挂空的。仅有史料也不行,史料是死的材料,它得有精神。所以,真正的历史,既包含史料,又包含理论上宏观的叙述。


所以本书第一部分是“古文选读”,包含“历史文选”、“古文阅读”,只选白文,不做疏解,细心的读者,自能发现编者用心。第二部分是全书主体——“钱著选读”,选取钱著中关于文化、教育、历史、哲学等重要论述进行简别归类,后附若干当代学者的述评。钱先生精通经学考据,在《学籥·近百年来诸儒论读书》“陈澧”章对清儒之弊有深入精到剖析,值得今日主张“蒙朴吟”者反省。第三部分是续论,摘取季谦先生、读经同仁关于读经与读史的重要论述。



研习理论前,冯老师如是说:古文选读部分文言文看不懂,很难吗?但其实不是看不懂,而是没有认真看。纵使看得不是很懂,但是你有感觉不?不要纠结于知识点,观大意即可。


例如看陆贽的《奉天请罢琼林大盈二库状》这篇奏章会发现,大部分我们都看不懂,但文中所引用的经典我们知道。从引用的经典,大致就能知道文章的中心意思。这就是我们和体制学校学习文言文很不一样的地方。


《钱著选读》这本书,只看一遍是不够的。作为一般读经人,一年至少看一遍。如果特别喜欢历史的,可以一个月看一遍,连续看两三年。




理论梳理



张巡、许远

《张中丞传后叙》,韩愈为什么要为张巡作传?当时南方经济发达,朝廷财政收入大部分仰仗南方。安史之乱攻下长安之后,必然要往南打,而打南方必然要经过睢阳城。

 

睢阳是现今商丘的一个小县城,当时安禄山派了大将围住睢阳城。本来以为攻打睢阳城会很顺利,没想到睢阳城拖住了安史之乱的叛军,连续拖了好几年。谁在坚守呢?张巡、许远。

 

睢阳城的兵力不多,粮食也不够,战斗非常惨烈。张巡、许远把自己的儿子妾奴仆都杀了,到了人吃人的地步,誓死守住睢阳城。

 

有一年我去无锡游历,看到无锡膜拜张巡。当时我不明白,后来我知道,如果不是张巡、许远拖住叛军,江南将会生灵涂炭。所以无锡人感恩啊,拜张巡、许远,敬若神明。这样的人,难道不应该立传,不应该在历史书上大书特书吗?




苏洵《辨奸论》

在宋朝,王安石是个话题王,宋神宗信任他,他有得君行道的机会。王安石变法争议很大,尽管当时很多人都说王安石不好,但宋神宗一概不听。所以,宋朝读书人非常羡慕王安石,但也非常恨王安石。为什么?因为王安石心术不正。宋儒认为王安石外表是学儒家,但骨子里是学佛家,甚至还有法家,他儒家精神不够精纯。

 

苏洵《辨奸论》,就是影射王安石。宋徽宗时的大贪官奸臣,全都是王安石的门生故吏。王安石变法如果很好,为什么跟着你的,多不是好人?这不需要反省吗?所以宋朝人就反省啊,反省的结果是:你王安石具备外王的条件,但是你没有开出真外王,为啥?因为你没有内圣。所以宋朝人为啥讲理学,为啥辨佛老?就是想,我一定要在内圣上下精纯的工夫,将来我若有外王的条件,要比王安石还能达成儒家的理想。


五代冯道

冯道是五代十国时,唐晋汉周四朝元老、宰相,在那乱世,可不容易了——朝代变来变去和他没关系!这叫政坛不倒翁。冯道在北宋前期是被人所称赞所羡慕的对象,后来薛居正编《五代史》时,对冯道还有赞扬。

 

但欧阳修就不满意了:这种人怎么能以他为荣呢?忠臣不事二主。他还有没有廉耻?说难听一点,就像是一个女人嫁了四个丈夫。欧阳修认为,这是个大是大非问题。士人若以他为荣,等于无耻,当官的没有廉耻,国家还有什么希望?所以欧阳修非常不满,他重新编五代史,后称为《新五代史》,明确贬斥冯道。以前薛居正编的五代史,被称为旧五代史。欧阳修不仅编五代史,而且还编新唐书。唐书也是两部。欧阳修有儒家的春秋精神。

 

唐宋八大家,唐朝两位宋朝六位,欧阳修是领头羊。凭啥他是领头羊?就是凭他的文化见识!真正的儒家是贬斥冯道的,欧阳修贬斥冯道,顾炎武、陈寅恪贬斥冯道。近代好像有一个国学大师称许冯道。“微管仲,吾其披发左衽矣”,他把冯道比作管仲了,他说如果没有冯道当宰相维持住大局,这几个国家可能会更乱。似乎有道理。但正宗儒家都不这样看。义廉耻,国之四维;四维不张,国乃灭亡。历史人物品评,还要看历史精神、道德意识。就从这一点,就可以判断该大师是否精通儒家,是否精准地把握了儒家的道德意识。


亡国与亡天下

魏晋玄学产生于曹魏正始年间。竹林七贤谈玄说无、空谈误国,导致后来出现八王之乱,五胡乱华,晋室南迁。顾炎武在《正始》这篇文章里说:“有亡国,有亡天下,亡国与亡天下奚辨?曰:易姓改号谓之亡国,仁义充塞,而至于率兽食人,人将相食,谓之亡天下。魏晋人之清谈,何以亡天下?是孟子所谓杨、墨之言,至于使天下无父无君,而入于禽兽者也。”


“是故知保天下,然后知保其国。保国者,其君其臣,肉食者谋之;保天下者,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”。天下兴亡,匹夫有责。天下是指文化而不是政权;是道统而不是政统。


五胡乱华,既亡国又亡天下;宋朝被蒙古人灭国了,既亡国又亡天下;曾国藩为啥讨伐太平天国?他是因为我是忠臣、要为君解忧,还是因为太平天国破坏了儒家伦理常道?曾国藩作为儒家知识分子,意识到太平天国要摧毁儒家道统,这不是亡国易姓,这要亡天下啊!

 

曾国藩这样做,是为了国家政统,还是为了文化道统?可以看曾国藩《讨粤匪檄》,这篇檄文很出名,当时影响了很多读书人。这些读书人对当时清政府也非常不满,但曾国藩启发了他们:这不是为清廷而战,这是为我们读书人心中的文化信仰而战!


今、古文之争

许慎,被称为字圣。汉朝为啥有文字训诂学?因为汉朝有今、古文之争。今文经典,是汉初八九十岁的老先生,凭着自己的记忆力把经典记下来的。所以说,包本背诵厉害啊!如果没有他们,我们今天还能读经吗?但因为山东方言听不懂,且老先生老了口齿不清晰,所以今文经典有些字、音记得不准。

 

什么叫古文经典?古文经典有两类,一类来自于鲁恭王刘余,他热心房地产行业,结果把孔家老宅拆了,从墙壁夹缝里发现很多经典古书。另外一类来自河间献王刘德,他喜欢淘宝,全国各地的人给他献宝,他因此收集了很多用先秦文字写的古书。

 

今文经学、古文经学这两派一直在争。西汉有董仲舒,今文经学占主流;但东汉就不一样了,今文经学比较荒诞、为王莽夺权张目,所以,朴实的古文经学占了主流,马融、郑玄是古文经学的大师级人物。今文经学的优点是经世致用,缺点是牵强附会,讲天人感应。古文经学的优点是比较质朴,扎实,但缺点是注疏太多,反而让人抓不到重点。

 

汉朝人整天在辩论,经典原文就有不同看法,政府也想统一、弥合争论,后来刻了平石经。从东汉末年,董卓烧了洛阳,包括内府藏书,有些经书就失传了。到了东晋时期,豫章太守梅赜,献了一部古文《尚书》。当时,引起了很大的震动,大家都很高兴。今文《尚书》是二十八篇,《古文尚书》是五十九篇。

 

汉朝时期读经典遇到了问题,即文字有差异,词汇不懂。词汇不懂,于是有《尔雅》,文字有差异,于是有《说文解字》。其中《尔雅》被列入十三经,可见汉朝人读经典就产生了困难。今天为啥读四书了?拜朱熹所赐。如果不是朱熹的话,可能我们中国文化传下来都很困难,因为四书比五经容易多了。



如何学好古文

《古文约选序例》的作者方苞,是清朝的文章大家。文章说:“至唐韩氏起八代之衰,然后学者以先秦盛汉辨理论事、质而不芜者为古文”。那什么叫古文?“盖古文所从来远矣,六经、《语》《孟》,其根源也。得其支流而义法最精者,莫如《左传》《史记》,然后各自成书,具有首尾,不可以分剟。”可见古文和六经什么关系?支流和源头的关系。

 

“《易》《诗》《书》《春秋》及四书,一字不可增减,文之极则也。”我们读经典是四书,《易》《诗》是整本读,而古人还读《尚书》《春秋》,《尚书》佶屈聱牙,读一百遍还不一定能懂。“而《左传》《史记》,韩文,虽长篇,句字可剃芟者甚少。其余诸家,虽举世传诵之文,义枝辞冗者,货不免矣,未便削去,姑钩划于旁,俾观者别择焉。”《史记》五六十万字,《左传》,“韩文即韩昌黎的文章,也是三四十万字。可见古人在古文上花的时间,真是老实大量啊!

 

刘开《与阮芸台宫保论文书》:“由是明道修词,以汉人之气体,运八家之成法,本之以《六经》,参之以周末诸子,则所谓争美古人者,庶几其有在焉!”这告诉我们学习古文之法。

 

韩愈认为如何学好古文?读经典。韩愈和柳宗元是古文的领头者,而他们认为要想写好古文,要效法经典。这是古人一致的见解。可这些为什么不能成为语文老师的常识呢?为什么我们一百年的教育没有抓住学好古文的要领,是因为我们一百年的教育根本就不想让你学好古文。学好古文干啥?我们现在要向西方看齐要现代化,教育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学习西方,西方是先进的,我们是落后的,我们如果学习古代了,还怎么学习西方呢!古代不好才学习西方,我们现在不行才学习西方……

《汉书》为啥写的好?因为班固有见识,我们看《艺文志》,诸子百家他看得清清楚楚,他们都是六经的支流、枝叶。可见六经是最高的,经,常道也!

 

梁章钜《读书法》里说到怎么学好古文?怎么学好经典?“读书要有记性,记性难强。”要练记性,记性可以训练,在年轻的时候训练它,怎么训练?须用“精熟一部书”之法。不拘大书小书,能将这部烂熟,烂熟,用我们的话说就是老实大量包本。字字解得道理透明,诸家记俱能辨其是非高下。此一部便是根,可以触悟他书。”

 

我们现在的语文教育有没有倡导我们读一部整书?我们读的全部是节选,没有一部书读到根的。而古人倡导把一部书读到根,然后其他书呢,就可以触类旁通。为啥我们不这样做?因为我们不想这样做。不是没有能力,而是态度上我们不想学好传统。

 

古人读经典学古文也讲包本,清朝刘大櫆《论文偶记》:只在读古人文字时,便设以此身代古人说话,一吞一吐,皆由彼而不由我。烂熟后,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,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间,合我喉吻者,便是与古人神气音节相似处,久之自然铿锵发金石声。


汉学与宋学

清朝学问的主流是效法汉儒的经学考据,而桐城派的方东树方家,主张宋学,这是少数派。若要面对学院派的学者,《汉学商兑重序》这篇文章值得好好研究。而现在学院派的主流就是乾嘉汉学+民国的整理国故,为啥是这样?因为民国时期有两个人物,章太炎(章炳麟),黄侃,这叫章黄学派。

 

这两人弟子特别多,民国时期研究历史、文学以及传统学问,言必称章黄。大学教授谈及其老师、师爷爷、师祖爷爷时,要么说章太炎要么说黄侃,而且还特别骄傲,他以他是章太炎黄侃的徒子徒孙为荣。

 

中国的乾嘉汉学与西方实证主义相结合,就是当今中国学术的主流思想,就是章黄学派。乾嘉学派有两个人物很厉害,一个叫戴震,安徽休宁人,被称为皖派;一个叫惠栋,江苏吴江人,被称为吴派。吴派和皖派,皖派的影响力最大。清朝汉学,这两人是大师级人物,大师中的大师。

 

戴震两个弟子,王引之、王念之,被称为二王,这两个弟子很有成就。戴震为啥厉害,正因为有王引之王念之这样杰出的传人,这父子俩做学问非常厉害,这两人又带出了很多厉害弟子,清朝研究文字音韵训诂的大家人物,基本上都是二王的徒弟。传到晚清,有个人叫俞樾,他在杭州教学,章太炎跟着他学。


所以说,章太炎的老师是俞樾,俞樾的往上是王引之王念之,二王来自戴震。戴震再往上,是顾炎武。顾炎武在清朝的地位,就相当于周濂溪在宋朝的地位。而清朝的戴震,就类似于宋朝朱夫子。

 

《文史通义》的作者章学诚,算是个思想家,他是浙江人,被称为浙派,浙东学派。他是倾向于王阳明,戴震倾向于朱子的道问学层面。历史上人物,如果不知道其思想源流的话,他们就是一个一个的人物,你若知道其源流那就是一张网,串联起来了。





专题授课



一、为什么四书比五经重要?

朱熹提倡四书,“四子书者,六经之阶梯也!先学四书后学六经。第一,四书字数少,才5.5万字。而六经呢?五六十万。学五经的目的是求道,学四书的目的也是求道。同样是求道,你是愿意学少的还是学多的?学少的,省时省力!

 

第一是字数少,第二,普通老百姓没有名师硕儒教导的机会,家里也没多少藏书。那些书香门第呢,他们书多,且有机会接触到一些名师硕儒。你书香门第,你可以读五十五万字,你可以老实大量读经,读它十年;可我们贫寒子弟农民出身,我能读五十五万字吗?一般农家子弟还得干农活,能读三年就不错了。如果说读五经,谁有优势?


朱熹看到了这一点,他开出了简便易行的法门,就是四书,让文化能够普及于贫寒子弟,让一般老百姓也能接受到圣贤之教。这就叫有教无类所以说,这是朱熹对文化对教育的重大贡献

四书产生比较晚,五经产生比较早。孔子是五经的整理者,是四书的开创者。四书是孔子所作,五经是孔子所述,他把五经化繁为简。孔子是大圣,是两千多年前最有智慧的人,孔子知道,他是好学之人,他学五经没有问题。但是,一般老百姓未必,所以说,老祖宗特别希望能够把经典传承下去。老祖宗不可能故弄玄虚让他的子孙后代搞不清经典的要旨。

 

所以,四书好学,不仅字数少,而且读书百遍其义自见。五经呢?读书百遍,其义未必自见。别说今天读五经读书百遍不容易其义自见,连汉朝人读五经还需要《尔雅》《说文解字》呢!唐朝大儒韩愈都说,《尚书》诘屈聱牙。胡适说,“我们今天人不配读经,连国学大师王国维自己都说《诗经》《尚书》他懂的只有十之一二。你是什么人,你凭什么读经?请问他说的有没有道理?他陈述的有部分事实,但是他说的道理是不成道理的。


王国维的懂,是文字语言层面的。比如说,诗经的马字,就有多种的马,白马、红马、棕马,还有公马、母马、老马、少马,写法都不一样。孔子说读《诗经》的目的是啥?“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”,“《诗》可以兴,可以观,可以群,可以怨”,“不学诗无以言”。所以说,汉朝人就需要工具书。我们今天更是如此。但读经的懂,更多是义理智慧层面。不一定非要懂文字,才懂得义理;而懂了文字,未必一定能懂义理。

 

汉唐儒家是官学,是显学,可汉唐人学五经,大多在知识层面打转,儒家内在的精神不显,尤其是唐。


宋朝人要扫去这些知识障,故而重视四书。四书不仅字数少,而且难解的知识并不太多,我们不必借助工具书,遍数多了,大体上是可以读懂,所谓“读书百遍,其义自见而五经,就不一定了。


古人说,四书是五经的心法。先学四书明道明本心,再学五经,才不会被五经知识的表象迷惑。



二、真伪古文尚书

东晋梅赜献《古文尚书》,一直到后代,从来没有人怀疑过《古文尚书》的真实性到宋代,朱熹在读《尚书》的时候就怀疑了。他感觉不对劲儿,但他没有去找证据,只是凭着读书的感觉就判断:这好像不完全是先秦时代的文章,而像是魏晋时期的文章,有一些魏晋的感觉。朱熹厉害,他凭语感就能判断。为什么朱熹语感强?因为他是孔子之后中国最博学的人。这就是学问的重要。

 

但朱熹并没有进一步怀疑下去,因为他知道,怀疑《尚书》的结果很可怕,我还怎么推广读经呢?所以,《朱子语类中,他只是提出了一点质疑,而并没有深究。

 

到清朝,清朝人认为宋明理学害人,空谈误国。所以清朝人从顾炎武开始,就转向了一个朴素的学风,就是说要踏踏实实的做学问,要朴实,不要老想什么心啊性啊命啊,这些玄远的智慧之学。孔子就很少去讲这些,孔子讲的都是百姓日用之语,非常切合老百姓。

 

清朝人对宋明理学反感、反对。第一个原因是,他们认为是宋明理学导致明朝灭亡,五四骂祖先就是这样骂的。第二是清朝人有了这种心态之后,徒子徒孙逐渐丧失了立体的思考,变成了平面的思考,也就是说智慧不够。


 

清代有一个大学者,叫阎若璩,他写了一本书叫《古文尚书疏证》。在他之前还有一个人叫胡渭,写了本书叫《易图明辨》。胡渭怀疑周敦颐《太极图说》你这是假的,宋明理学是学佛学道,是阳儒阴释。这股疑宋学风当时很流行,阎若璩受此影响。四书他还不敢去攻击,他攻击王阳明。阳明心学老是说:“人心惟危,道心惟危,惟精惟一,允执厥中。”而这十六字心传来自于《尚书》,所以他说《尚书》是假的,以此来攻击阳明心学。


朱熹把大学顺序调一调,讲格物致知,为格物致知做补传,调整过的《大学》,被称为今本。王阳明说,你改得不对,于是用礼记古本,这已经是在用经学考证办法来讲心性之学了。清人更是这样,他们不像宋明儒那样以心性讲心性,而是用考证讲心性。比如说戴震,他写了本书叫《孟子字义疏证》,还有一本叫《原善》。他都用考证的办法去讲孟子的心性之学,来反驳宋儒讲的性善。


 

清朝称宋明理学为宋学,自称是继承汉儒,叫汉学。汉朝应该比较可靠,第一,汉朝离孔子近,第二汉朝在宋朝之前。所以阎若璩搬出汉学用来压制宋学,他从二十多岁一直写到六十多岁。所以,学者们为啥佩服清朝?因为他们能做学问、能坐冷板凳,单为一件事,如如不动。比如说清朝注解《论语注得最好的是刘宝楠《论语正义》,人家不是一辈子注解论语,而是三辈子注解论语。从他爷爷开始有这个念头,积累材料;到他的父亲从中年时期开始下手;他父亲死后,刘宝楠开始接手,从年轻注到老。这就是清朝的学风。

 

再看汉朝的学风。袁绍为啥厉害?因为袁绍祖上是经学世家,他祖上是马融的弟子,马融是东汉经学大师。袁家在汝南县,几辈子都研究经学。所以袁绍为啥那么牛?“我祖宗什么人?你们这些当官的,都是我祖宗的学生”,所以袁绍振臂高呼,反对董卓,天下云集响应。而曹操呢,曹操的祖父叫曹腾,曹腾是五常侍,是汉桓帝的五个最为厉害的太监之一。因为这个太监太厉害了,皇帝允许他收干儿子。曹操本来不姓曹,姓夏侯。夏侯氏之子过继给曹腾,所以曹操面对袁绍,自卑。袁绍是士族(世家大族),曹操是庶族。

 

阎若璩写了本书,证据确凿列了128条证据,证明《古文尚书》是东晋梅赜伪作,这本《尚书》,后来被称为伪《古文尚书》。证据确凿,你敢说不对吗?

 


不过,三百年之后,二008年,考古发现清华简。清华简是盗墓贼挖了古墓,把东西卖到境外,清华大学校友在海外发现了,重金收购并捐赠给了清华大学,于是叫清华简。

 

清华简当时震惊学术界,被视为重大考古发现。因为它保留了很多用先秦时期的文字写的《论语》、《诗经》、《春秋》,特别《尚书》。清华简证据确凿,毫无疑问地证明了《古文尚书》是梅赜伪作。但是,清华简还证明了《古文尚书》百分之六七十的材料是真的,不完全是梅赜伪作。因为梅赜伪作《古文尚书》时,也不是凭空而献的,他只是把当时的《尚书》修修补补改改,让阎若璩发现了马脚。

 

历史太有意思了!清华简没有出世之前,学界根据阎若璩的著作就判定《古文尚书》是伪作,几乎没有任何价值。但清华简出世后,我们就知道了《古文尚书》百分之六七十还是真的,还有价值。所以清华简,既能够支撑阎若璩,又能够反驳他。

 

我大学中文系的科班训练,也讲究考证讲究证据,并且也有过这方面的训练。我古典文献学老师,他给我们讲他的学术新发现。他说,中学语文教材里《答谢中书书》,这个谢中书是谁呢?我们现在的语文教材注释说谢中书是谢徵,他说这注错了,并且还为此写了两三万字论文证明。他说:“我翻遍了魏晋时期几乎所有的文章,都找不出证据。很偶然,我翻到《道藏》时发现,谢中书叫谢览。”然后,他给我们讲他这两万字的论文是如何写的,整整讲了一个多月。这叫啥,这叫解剖麻雀。他告诉我们,你做学问就应该这样去做。我当时佩服得不得了,我真的佩服。但现在呢,我想,这就是章黄学派,这就是乾嘉汉学的流风遗韵。

 


但是,他们只是知道这一层面的学问,而不知道在考据之上还有智慧。王教授说:纵使《古文尚书》的材料全是假的,纵使它真的是梅赜所伪作,但是你看这本书是不是经典,不是看它真不真,而是看它有没有高明的道理。如果梅赜伪作的《古文尚书》,所讲的道理真的是对的,并且是高明的、整全的智慧,纵使是伪作,它也是经典。


我看到王教授这样讲,我震撼了!这是我之前从来不敢想、不曾听到的话。


所以说,你通过考据说明他是真的假的,还不是究竟之法。我想,阎若璩费一辈子工夫考据这本书是假的,固然有学术价值,固然可以青史留名,但是阎若璩你这个人一辈子考据一本书,你的四书读的咋样?你从四书里提取了什么人文智慧、为人处事之道?你考据《尚书》是假的,那四书是真的,你有没有好好读一读?

 

所以这种考据的学问叫——难能不可贵。今天我们应该有这个智慧:别考据了,考据啥啊?一本书、一句话,说得对,它就是经典,纵使这句话出自无名小辈;一句话是错的,纵使出于圣贤之口,他的这句话也是废话。那么凭什么来认定价值呢?凭你内在的智慧,而不是外在的知识考据。

 

四书的有些句子很奇怪,你不用考据,你就知道啥意思。但是你就是好像不知道他深刻意思。比如说,“子在川上曰:逝者如斯夫,不舍昼夜。”请问这句话有没有难解的字?有没有难解的词?有没有难解的语法?这句话我们好像都能理解,但它深刻的意义我们理解吗?不一定。朱子就说了,此夫子见道之言也!

 

清朝人考据文字音韵训诂,目的是啥?是要明白字词句。你认为明白字词句,训诂明义理就明了,但我明确告诉你,有些句子字词句不用考据,我们就可以明明白白,请问你明白明白它深刻的义理和智慧吗?不一定!所以,考据文字音韵训诂,只能说,有助于义理明;而不能说,训诂明,才义理明。


 

所以说,能不能明白一句话,其实不是有关于文字、词汇、语法,那是有关于一个人的智慧的。一个人有智慧,所作文字就是文字般若,就是智慧。你要有这个自信啊,不是吗?一个人心灵敏锐,看到远处的山就不一样,看到花草鸟都不一样。所以说一个人过得幸福不幸福,不在于你的外在环境如何,而在于你有没有体验幸福的能力。

 

关于清朝汉学,钱穆先生的《学籥·几百年来诸儒论读书》这篇文章要好好读。





编辑:(助教)韦江玲

审核:(教务长)守真

往期图文

   1.季谦先生:钱宾四先生与文化七书

   2.《经史合参·钱穆著作选读》(第二版)编印说明及目录   

   3.先读经,后读史,则论事不谬于圣贤——高阶七期钱穆著作选读纪实

   4.读经以明体,读史以达用——高阶八期钱著选读精彩回顾

  5.多一种角度看读经——高阶八期《经史合参·钱著选读》研习会讲话  
  6.凡读史,不徒要记事迹,须要识得其治乱安危、兴废存亡之理,是为读史——钱著启航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微信名:道中書院




共學適道|守先待後


微信ID:daozhongdujing



道中本部“经史合参·钱著选读”研习班招生公告,点击下方“阅读原文”查看更多↓↓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